中国III型环境标志的发展

        中国环境标志认证计划始于1993年,经过十多年发展,中国环境标志计划已逐渐走向成熟,并在家电、办公设备、日用品、纺织用品、装饰装修等领域开展了56大类I型环境标志产品认证。中国环境标志制度已经成为引导可持续消费与生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工具。
        相对I型环境标志认证,中国III型环境产品声明计划相对起步较晚。目前,虽然国内有一此相关的研究机构和科学工作者已经进行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但因缺少相关产品数据信息,尚未形成完整的中国III型环境标志认证体系。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认证中心在积极开展I型环境标志认证的同时,也十分重视III型环境标志认证的研发。
        随着国际III型环境标志计划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日益意识到开展III型环境标志研发工作的重要性。然而,由于我国III型环境标志的研究工作刚刚起步,尚未建立III型环境标志认证体系,又不能照搬国外的实践经验。因此,在开发III型环境标志项目的过程,面临着各种困难与问题,主要表现:1)缺乏相应的生命周期清单数据基础。根据ISO14025国际标准,III型环境标志的声明内容必须以生命周期评价为基础,其声明中的信息主要从生命周期评价中获取。因此,展开III型环境标志认证,必须建立在先进、成熟的LCA方法基础上,同时还必须有公开的国家生命周期清单数据库为支撑。2)缺乏LCA方法实践与应用的成熟经验。实施III型环境标志的方法基础是LCA评价方法。但由于LCA评价方法较为复杂,具有成本高、周期长、内容专业性较强等特点,而且对基础数据的要求较高,尤其是生命周期影响评价,不仅要有全面准确的数据,还要有成熟的计算方法,从而导致它的实践和应用受到各种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并呈现出很强的地域性。虽然经过多年的实践,但到目前为止,在国际上LCA尚没有一个可被普遍接受和认可的通用方法,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我国在LCA方面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目前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与进展,但也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无论在国内或国外,由于缺乏统一认可的LCA评价方法,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III型环境标志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开展。
        第三,缺乏在III型环境标志的充分了解,执行EPD体系困难。与I型环境标志认证相比,目前由于宣传力度不足等因素,对于我国广大的生产企业和消费者来说,对III型环境标志认证还普遍缺乏充分的了解和认识,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对实施III型环境标志认证的需求 ,制约III型环境标志的推广和应用。